配方施肥的關鍵是如何確定適宜的施肥量,而施肥量的確定,又受著土壤肥力、水利條件和栽培管理技術等因素的影響。因此,擬訂施肥配方,必須以多年多點的大量田間試驗資料為依據,通過計算機的統計運算,進行綜合分析判定。為了便于掌握,易于推廣,編制施肥配方表。但是,由于地力的差異和變化,生產條件的改善及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,這些配方表仍需在生產實踐中逐步完善。下述幾種配方速查表,可根據當地的條件,因地制宜選擇應用。 (1)地力分區(級)配方:是將田塊按土壤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級(如高、中、低)或劃出若干個肥力均等的田片,作為配方區;再利用土壤普查數據和過去田間試驗結果,結合群眾經驗,估算出此配方區內較適宜的肥料種類及其施用量。如河南南陽市一些縣采用了下述施肥配方(表1~3)。
表1~3 地力分級配方表
肥力等級 |
肥力基礎 |
目標產量(公斤/畝) |
施肥標準(公斤/畝) |
有機質(%) |
堿解氮(微克/克) |
速效磷(微克/克) |
農家肥 |
氮素(N) |
磷素(P2O5) |
高產田 |
>1.0 |
70 |
12~15 |
>350 |
4000 |
5~6 |
6 |
中產田 |
1.0 |
60 |
6.5~10 |
250350 |
3000~3500 |
7~8 |
4~5 |
低產田 |
<1.0 |
40~50 |
<6 |
200~250 |
2000~2500 |
8~9 |
5~6 |
(2)以地定產施肥配方:該速查表是按照目標產量法,根據試驗所提供的參數編制而成的表(1~4),適于黃淮流域。.
表1~4 以地定產配方速查表
目標產量(公斤/畝) |
280 |
350 |
400 |
400 |
地力基礎產量(公斤/畝) |
150 |
200 |
300 |
350 |
施肥量(公斤/畝) |
氮(N) |
12.7 |
10.6 |
7.1 |
3.5 |
尿素 |
27.6 |
23.0 |
15.4 |
7.6 |
碳酸氫銨 |
74.7 |
62.4 |
41.8 |
20.6 |
磷(P2O5) |
7.6 |
6.4 |
4.2 |
2.1 |
過磷酸鈣 |
63.3 |
53.3 |
35.0 |
17.5 |
鈣鎂磷肥 |
63.3 |
53.3 |
35.0 |
17.5 |
重過磷酸鈣 |
16.9 |
14.2 |
9.3 |
4.7 |
有機肥 |
2000 |
2000 |
3000 |
3000 |
注:百公斤籽實吸N量2.82公斤,氮素利用40%,氯、磷比為1:0.6。
(3)測土施肥配方:測土施肥配方,是根據土壤養分含量、作物需肥和肥料利用率而擬定的。對測得的土壤養分含量須經過校正,即測試值乘以校正系數(校正系數由試驗獲得)。這樣,土壤養分測試值更實際地反映出能夠被作物吸收的數量。肥料養分利用率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,幅度較大,氮化肥為40%~60%,磷化肥為10%~25%。凡有測土條件者,可試用此配方(表l~5)。
表1~5 測土施肥配方
土壤速效養分含量(公斤/畝) |
施肥量(公斤/畝) |
估產量(公斤/畝) |
堿解氮(N) |
速效磷(P2O5) |
氮(N) |
磷(P2O5) |
<50 |
<3 |
9~11 |
8 |
300 |
50~70 |
3~8 |
8~10 |
5~8 |
300 |
70~90 |
8~18 |
7~9 |
2.5~5 |
350 |
90~120 |
18~25 |
6~8 |
1.5~2.5 |
400 |
>120 |
>25 |
4~6 |
<1.5 |
450 |
注:堿解氮為堿解蒸餾法,磷為奧爾遜法。
(4)褐土旱地測土施肥配方:褐土區降雨量小,小麥生長季節易遇干旱。土壤水分供應不足,成為提高產量和肥效的限制因子。據試驗,該區氮、磷肥的利用率均較低,氮僅為28%,磷為8%。應注重適量施肥,以提高施肥的經濟效益(表l一6)。適于豫西旱地及山西、陜西旱地小麥。
表l~6 旱地測土施肥配方
相對產量(%) |
<55 |
55~75% |
75~85% |
85~99% |
>99% |
目標產量(公斤/畝) |
<108 |
108~187 |
187232 |
232~304 |
>304 |
堿解氮ug/g |
<30 |
30~50 |
50~64 |
64~91 |
>91 |
速效磷ug/g |
<2 |
2~8 |
8~16 |
16~31 |
>31 |
等級 |
極低 |
低 |
中 |
高 |
很高 |
施肥量(公斤/畝) |
氮(N) |
11 |
8~11 |
6~8 |
4~6 |
<4 |
磷(P2O5) |
8~9 |
7~8 |
5~7 |
3~5 |
<3或暫不施 |
注:畝施2000公斤有機肥基礎上實施。
(5)淮北平原潮土施肥配方:肥料的增產效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。因此,在確定施肥量時,應對種種影響因子進行綜合分析判定。除依據土壤肥力外,還要考慮到管理水平和年景情況。凡是采用高產良種,適時播種,合理密植,及時中耕除草,防治病蟲害的即為高管理水平,反之則為低管理水平。所謂好年景,即是風調雨順,氣候適宜;差年景則為雨水分布不均,時而高溫時而低溫,或遭受病蟲害的侵襲。該區施肥量可參考下表(表1~7)。
表1~7 淮北平原潮土區施氮量
肥力等級 |
極低 |
低 |
中 |
高 |
很高 |
無氮區產量(公斤/畝) |
<188 |
<188~234 |
234~280 |
280~326 |
>326 |
土壤堿解氮(μg/g) |
<40 |
40~70 |
70~100 |
100~130 |
>130 |
管理水平 |
高 |
施 尿
肥 素
量 (
公斤/
畝) |
25~27 |
23~25 |
21~23 |
19~21 |
15~19 |
中 |
20~24 |
15~20 |
11~15 |
9~11 |
7~9 |
低 |
17~20 |
13~17 |
10~13 |
0~10 |
0 |
好年景 |
>28 |
24~28 |
20~24 |
15~20 |
10~15 |
差年景 |
>20 |
15~20 |
13~15 |
9~13 |
0~9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