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
水稻高產施肥的基本原則:重視化肥,配合有機肥,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施用對改良培肥土壤的效果十分顯著,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儲量,改善土壤有機質組成,增加土壤中氮、磷、鉀和微量元素的含量,加強了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,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和水分狀況。 (1)氮肥、磷肥或氮、磷、鉀配合施用。高產栽培條件下極易貪青、倒伏、發生稻瘟病,空秕率增加。因此,在施肥上要堅持氮、磷、鉀配合施用。 (2)適量施肥與配方施肥。高產栽培施肥量要適宜,配比合理,要根據不同的地塊肥力不同,進行確定施肥量,做到配方施肥確保高產。 (3)高產施肥注意的事項。 ①施足基肥。有機肥料分解慢,利用率低,肥效期長養分完全,所以作基肥施用較好。但由于稻區早春氣溫較低,土壤中的養分釋放緩慢,為了促進高產田秧苗早生快發,可以將速效氮肥總量的30%-50%作為基肥施用。磷肥和鉀肥均作為基肥施用,也可以留一部分在拔節期施用。 ②早施蘗肥。水稻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蘗肥,可促進低位分蘗的發生,增穗作用明顯。分蘗肥分二次施用,一次在返青后,用量占氮肥的25%左右,目的在于促蘗;另一次分蘗盛期作為調整肥,用量在10%左右。目的在于保證全田生長整齊,并起到促蘗成穗的作用。后一次的調整肥施用與否主要看群體長勢來決定。 ③巧施穗肥。穗肥不僅在數量方面對水稻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影響較大,而且施用時期也很關鍵。穗肥在葉齡指數91左右(倒二葉60%伸出)施,可以促進劍葉生長。當高產群體較繁時,穗肥在葉齡96(減數分裂時期)時施,起到保花作用。 ④酌情施粒肥。水稻后期施用粒肥可以提高籽粒成熟度,增加千粒重,要控制好粒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。 |
|||
![]() ![]() |